当前位置:首页>>名家谈佛乐内容

佛教梵呗音乐与心理治疗--了缘法师


作者:了缘法师 时间:2009年12月12日 点击:0

  (释了缘法师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中医药协会治疗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交流大会”上的演讲稿)

  音乐治疗,是一种运用音乐来改善人类的各种生理、心理症状及不当行为的治疗方法。在佛教界和国外已行之有年,在国内则刚刚起步。

  人类在生活中不断地求进步,发明语言、使用语言,甚至模仿自然界的种种声音,也就开始有了“音乐”。也就是说,无论是人类的语言、所发出的声音、以及自然界的所有音响,都可以被视为广义的音乐中的一种。例如说,语言的抑扬顿挫,如同音乐一般地具有旋律性。原始的音乐经过后续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今天的音乐艺术。音乐在人类历史上被用来传达讯息、激励士气、或做为与神取得联系的一种方式。当然,音乐也被民俗疗法工作者和宗教人员等用来作为治疗的工具。比如:各种宗教仪式中的祝祈、梵唱,期间的韵律与声响不就很具有抚慰心灵的功效吗?

  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现代医学开始突飞猛进,也逐渐朝向纯粹科学方面发展,而音乐则趋向纯粹艺术方面发展,音乐艺术和医学技术从此开始分家。直到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有一群精神科医师发现,有些病患者对于种种刺激都没有反应,唯独对音乐有感受力。于是,音乐和艺术的联结又逐渐被重视。本世纪初,欧美各国的残障机构、教养院及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运用音乐来改善残障人士的各种困扰,而且成效可观。近代专业“音乐治疗”的发展,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在英、美的一些医院里,医疗人员发现音乐对一些肢体受伤的军人和受情绪困扰患者的病情有十分正面的作用。于是,医疗人员便开始与音乐教育界合作,共同帮助这些病患者。

  事实上,音乐确实有一些特性,使它成为良好而有效的治疗工具。比如说音乐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感情,能使一个人获得对“美”的满足感,能诱发一个人的活力。音乐是多元性的,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工具,它有一定的构造和组织,能使人感到自我满足,能促进统合运动机能,能帮助宣泄内在的情绪。而团体音乐活动也更能促进人际关系。

  目前所知的音乐疗效,至少有帮助病人提升情绪、松弛肌肉、改变心跳速度及血压,并对呼吸频率、新陈代谢、内分泌产生抗体免疫等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长期受慢性疾病煎熬的病人,柔和的音乐能减少他们对疾病的焦虑和忧郁感……音乐治疗的潜力与适用范围还在进一步的开发中。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趋势表明:医疗已不再只是药丸、针筒、手术刀,而是同时关照身心、心灵的整体治疗。惟有当这样的理念被采用之后,人们的健康才能真正的确保。

用户评论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技术支持:13391787800(24小时)   信箱:admin@fjnet.com    QQ:847698935

吉祥宝塔迎请:13391787876/13391787875   010-51662115转8027或8026   010-51656995

投稿:010-51662115转8005    信箱:news@fjnet.com(国内)fo84000@gmail.com(国际) QQ:983700265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8-11C    乘车路线及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Copyright 1999 - 2011 佛教在线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Buddhism Online